——365足球外围投注网站开展扶贫攻坚行动纪实
自2015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文登民政工作者立足区情实际与扶贫攻坚要求,在为民爱民的工作实践中,将民政工作融入扶贫工作,交出了一份负责任的精准扶贫答卷。
精准识贫 识穴有招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文登区民政局广泛开展了到村入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同时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与威海市局、市电子政务中心以及扶贫部门有关平台对接,认真分析辖区贫困人数、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信息。
通过细致地调查核对,全区建立起包括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生活补助、孤残儿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在内的民生保障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开展“救急难”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被山东省民政厅确立为“救急难”试点单位。
细致精准的识贫工作,为文登区精准帮扶提供了第一手参考数据,如同点穴治病,出招有据。
精准帮扶 点穴到位
在具体的扶贫脱贫实践中,文登区民政局变“粗放的大水漫灌式”扶贫为扎实做好“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工作,开展“点对点”“一对多”扶贫救助服务。
2016年,该区民政局先后联系4个经济薄弱村脱困帮扶,选派骨干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以宋村镇北马村为例,460户中近半数为省定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在深入调研民情的基础上,区民政局党委与选派的“第一书记”因村制宜制订脱贫计划,“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协调14万元扶贫款改造了全村自来水管网,另筹资3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并按照每户一表的标准更新了全村自来水表,新建102座自来水表井,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筹资21万元,新建占地340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和拥有20张床位的农村幸福院;筹集4万元,为全村百姓分发生活慰问品;采取“互联网+农村专业合作社+科技+企业”的模式,引进“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优质鲜食试验示范基地”,年内可拿出盈利中的3万元为225户省定贫困户分红;依托该村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引入集休闲文化、会议展览、场地越野赛、乡村风情旅游、生态景观、特色休闲农业与民宿为一体的商业项目,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与有关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把贫困户生产的萝卜、白菜等农副产品直接送到上海、山东济南、陕西西安等地的城市社区,开通从“生产终端”到“消费终端”的直通车,解决优质农副产品销售难题。
密织网络 兜底保障
文登区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54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3850元;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000元提高到46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70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惠及辖区困难残疾人近3000人。取消低保、五保对象医疗救助起付线,医保规定范围内个人自负住院费用2万元以内的,按70%比例予以救助;2万元以上的,救助比例提高至80%,最高救助封顶线提高至5万元。
同时,该区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帮扶工作。低保、五保对象出院时,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可以直接得到政府救助,提高了重点救助对象医疗救助效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数据源扩大到13个部门,有望在今年内实现即时核对;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对遭遇火灾、重特大疾病、重大意外伤害等的困难群众,开展“救急难”工作,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扶贫增效 行业参与
扶贫攻坚行动中,文登区民政局并没有局限在精准识贫条件下的脱贫帮困服务,而是进一步拓展视野,开展了全域行业扶贫工作,推动阳光民政、亲情民政、创新民政、高效民政品牌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
在社会救助方面,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威海市民政局部署,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困难群众基础信息库,促进社会救助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扩大了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设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公益服务品牌。发挥慈善救助的影响力,组织好“慈心一日捐”活动,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
在社会养老方面,打造“候鸟式”养老模式,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积极参与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和国家级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